自康熙末年,冀家庄始迁祖冀俊义及其四子冀京、冀府、冀州、冀县从北辛武村迁来,三百年来,祖祖辈辈在绵山佛爷峰脚下,勤劳耕作,现在已发展到十三世。列祖列宗的言传身教,形成了一种辈辈相传的家训。
一、黎明即起,勤劳耕作。
古时的农民家庭,没有钟表提醒按时起床,都是在听到公鸡打鸣以后,天刚亮就起床。起床后,如果是农忙季节,男士自然上地干活,女士打扫家做饭,孩子们也会被大人们叫起来,扫院子、往水缸抬水。如果是农闲季节或雨雪天气,也闲不下,会找些室内的活计去干,久而久之养成习惯,黎明即起。从冀家庄走出去的冀氏后裔,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,并且都很勤奋。
二、色赌莫沾,清廉门楣。
凡是国家法律不允许的事,都不能去干;凡是影响家庭和谐的活动都不能参加;奸出人命赌出贼!色情场所、赌博场所都不能走进。冀氏人做官的、搞行政的人员,都须清政廉洁,一心为公。冀家庄村自建村300年来,从未有过坐牢的、犯罪的冀氏人。
三、孝敬父母,尊敬师长。
一代传一代,父母作表率。不仅儿女孝敬父母,冀家媳妇都孝敬公婆,笔者记得父母70多岁时还给90岁的爷爷生日拜寿、春节拜年时下跪叩头,媳妇孝敬公婆在冀家庄也成传统。不仅学生尊敬老师,每家每户的大人也对老师特别尊敬,春节过后请村中老师吃饭,也成常规。冀家人必须孝敬父母、尊敬师长。
四、团结和睦,兄弟同心。
邻里团结,互相关照,村里有谚语道:“隔壁壁送糕,一碗来一碗去”。如果哪家吃好的,总要给邻居先送点让尝尝,“远亲不如紧邻啊”!冀氏家族,血浓于水,更应团结互助,互通有无。兄弟之间心照不宣,尽管有些时候难免存在不同意见,也不能针锋相对,应互让一步,沟通理解;再大的分歧、怨恨,也不能不顾及手足情而对簿公堂。
五、行善助人,约己丰施。
多行善事,帮助别人,特别是孤寡老人、残疾人,都要主动去帮扶;对外来客人,要热情接待,体谅出门在外的人都不容易,尽量让外来者有家的感觉。尽管家庭经济不是富裕,大人们都省吃俭用,但对帮助别人毫不吝啬。多少年来,冀家庄村凡孤寡老人,从没感到孤独过,人称吃百家饭的人,各家都会轮流让他们到家吃饭。
六、强者不攀,弱者不欺。
冀家人的性格就是从来不奉承巴结有钱人、有权人,而尊重的是他们的职务;凡在外地工作的冀氏人都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而出人头地的,从不向别人下跪!求人不如求自己!相反,对弱者从来不欺负、不小瞧,能帮助尽量去帮助他们。历来就是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!
七、求财有道,不义勿取。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谁也想发财,谁也想富有,但要挣该挣的钱、挣良心钱,凭自己付出的劳动生财。不义之财,从不去赚,特别是不做害人的买卖,宁愿不挣钱,也不昧良心。冀家庄冀氏人不偷盗、不抢劫、不骗人,全村民风淳朴。
八、忠诚守信,感恩报德。
冀家人为人处事,忠心耿耿,诚实守信。不仅忠于国家、忠于单位,并且的职业,干一行爱一行,无论干什么工作、办什么事,要么就不做,要做就做好!冀家人经商,诚信经营,不欺诈、不失信,保证质量,顾客至上。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。做人要记人的好处,要学会感恩,谁也难免有失误,别人对自己的不好,过去了就不再提起,但对自己的好处要永远铭记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