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,需靠自身传统的文化基因来维系;一个家族,也要靠传承优良的家风来延续辉煌。没有优秀文化的传承,就没有一个家族的繁荣兴盛。
4月3日,临近中国传统的清明节之际,为了缅怀先祖,弘扬冀氏优良文化,“河南新乡冀氏宗亲祭祖活动”在辉县市冀坟村举行。应新都分会何冲盛会长的邀请,来自世界各地的冀式宗亲100人到场祭拜冀氏先祖。
辉县县志记载:1537年,即明嘉靖十六年,35岁的冀国乡试中举,鱼跃龙门,赴河北唐山做了七品知县。1548年,即明嘉靖27年,其子冀守谦出生,承庭训,志攻书,于28岁乡试中举,50岁又进士及第,先后任山东离都县知县,户部主事,河北真定府知府,为官30年。冀守谦次子冀应熊,生于1607年,即明万历35年。在36岁时科举补试亦榜上有名,被派湖北汉川任知县,后升浙江嘉兴府海防同知。
冀国一门三代三知府,且为官清正廉明,在地方颇有建树。我们冀姓家族从孝义本土走出去的祖先,不但发扬了本族的自强自立,刚直不阿的家风家德,更是将冀姓名扬外省,声播全国。为此,我们后辈无不深感自豪。
据悉,本次清明祭祀活动可能会成为最后一次活动,当地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,在冀氏祖坟所在地开发旅游地产项目,冀氏一门三知府的祖坟也面临着重新择地搬迁。遗留在田间地头断裂龙头碑、石马石羊、仍在这个清明节的春雨里诉说着冀家曾经的辉煌和历史的变迁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